搜索
热搜: 德能
德能银行 资讯 全国要闻 查看内容

“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延伸”代表委员两会聚焦普惠学前教育

2019-3-11 08:30| 发布者: news| 查看: 1501| 评论: 0|来自:未来网

摘要:   教育、入学、入托,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话题;两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里,装着近14亿人的民生。学前教育是此次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之一,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。   3月5日,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幼儿

  教育、入学、入托,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话题;两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里,装着近14亿人的民生。学前教育是此次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之一,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。

  3月5日,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幼儿园提出了基本要求,即符合安全标准、收费合理、家长放心。未来,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,只要符合这三项基本要求,政府都会支持。

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3月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,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时表示,今后3到5年,将实现幼儿园学位能力全覆盖,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%以上。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,加快支持建设一批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。

  民生领域的各项举措,直接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。教育,关系亿万家庭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特别提到了学前教育,既关乎家庭,也关乎国家明天的栋梁。如何办好这学前教育,“普惠学前教育”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,代表委员们有话要说。

  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:给民办园选择自己发展路径的权力

  “民办幼儿园也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,在政府补助扶持力度到位的情况下,引导民办园朝着普惠性方向发展,这一政策方向是对的,但是,强制要求民办园转为普惠园,违背契约精神和公平原则,容易引发更多社会问题。”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,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。

  在朱永新看来,85%的毛入园率远远超过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中提出的学前三年毛入园率2020年达到70%的目标,目标过高。“现在的学前教育资源增长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现有幼儿园扩容取得的,越往后增长难度越大。截至2017年,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70.6%,在短短三年内,要实现近10个百分点的突破极其困难。”

  同时,据人民政协网消息,根据2017年数据,我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仅占普惠性幼儿园的26.5%,而民办幼儿园占我国幼儿园总量的55.9%,可见民办幼儿园办普惠的比例不高,大部分都靠市场生存。在民办园转型为普惠性幼儿园的过程中,各地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政策、补贴和扶持政策都有不同,民办园举办者的政策预期不明,获得感不强。再加上一些地方认定过程较长,财政扶持力度较弱,使得一些民办园举办者不愿转普惠性。

  “应尽快扭转政策导向。”朱永新认为,对学前教育发展目标的表述不能一刀切,应本着“保底线、保基本”的原则提出约束性目标,让各地基于实际制定各自的具体目标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对《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》的落实,界定为“努力发展以优质公平为导向的学前教育”为政策目标,在保“质”的前提下做到保“量”,合理、有序的增加公办园的数量,为民办园的改革留下空间,防止“公进民退”。

  “同时,应科学核算普惠园办园的成本,制定合理、有效、支撑优质发展的财政补贴办法,充分调动民办园举办者的积极性。”在朱永新看来,成本核算应该包括幼儿园办园定位、设计装修品质、课程开发成本、玩教具教材质量等方面,尤其是要关注课程体系开发、教师系统培训、高标准运营管理等隐形综合成本,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财政补贴标准,并根据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。

  “民间力量、资源在学前教育资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,民间力量的进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补充,而已经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。我们应该给民办园选择自己发展路径的权力,实现普惠与优质并重的发展目标。”朱永新表示。

  全国政协委员李和平:安徽省今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超500所

 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、安徽省政协副主席、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,也关系社会和谐稳定。为了解决入园贵的问题,安徽也一直致力于扶持和规范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,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、支持公建民营、民办公助等形式,建设普惠性民办园。”据统计,2010年以来,安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从无到有,规模迅速扩大。

  截至2018年底,全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3160 所,在园幼儿 63.3 万人,分别占 民 办 幼 儿 园 和 在 园 幼 儿 总 数 的49.5%、30.6%,“目前,全省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 6413 所,在园幼儿142.7 万人 ,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了73%。”

  全国政协委员戴立益:借鉴OECD国家的做法 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延伸

  “OECD(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)国家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中平均80%来自政府公共经费,这方面国际经验值得借鉴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、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提出,借鉴OECD国家的做法,完善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体系。

  戴立益介绍,OECD国家已初步完成学前教育一年制向三年制转变,并呈现出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延伸的趋势。OECD国家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主要有两种途径,第一种是直接办学,约有三分之二的儿童可进入公办教育机构接受学前教育;第二种是对特殊群体家庭实施教育补贴。

  “应明确地方政府主导作用,形成以公办为主、多元化财政资助的发展格局。”戴立益在提案中指出,要大力增加公办幼儿园园位,为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提供教师工资及社保待遇、生均经费补贴、经常性运营补贴、在职培训经费及优质教育奖励资助等多种财政资助,并向非营利性机构倾斜。建立贫困地区、低收入家庭、孤残等弱势儿童群体学前教育费用的减免机制。

  戴立益提出,部分地区可优先确保弱势儿童学前一年或两年的免费教育,逐步向三年延伸、向更多人群辐射。有条件的省市可直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免费政策,逐步减轻弱势儿童家庭在幼儿教育上的经济负担。

  全国政协委员吴春梅:多种途径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

  “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的推进,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。”为此,全国政协委员、合肥市政府副市长吴春梅建议,应多种途径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,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,重点扩大农村地区、脱贫攻坚地区、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资源。“可充分利用闲置校舍等公共资源多渠道举办公办园,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办园,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,同时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,确保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配套建设幼儿园。”

  全国人大代表王铮:学前教育要解决公平 更要关注质量

  全国人大代表、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铮认为,学前教育普惠性与高价的平衡,实际上也是公平问题。如果学前教育都让公办学校来承担,压力非常大。因为学前三年并非义务教育,如果政府承担下来,意味着公办率达到80%,相当于所有小学增加50%。因此,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“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,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,只要符合安全标准、收费合理、家长放心,政府都要支持”。然而收费合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有赖于全国人大学前教育立法。需要在立法的调研和推动中,解决好作为非义务教育的学前教育如何发展。(记者 张冰清)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返回顶部